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原创文学>书库>热门小说>质女> 正文卷 第80章第80章

正文卷 第80章第80章

  

    秦诏听了抱拳道“沐风先生的大名谁人不知桃李遍天下值得人敬佩,如今行经兖州自当好好款待。”

    二人在车外寒暄, 姜秀润听得清清楚楚。

    其实按理说, 车队的行程不该到兖州,好像是随行的同窗里有一个人跟沐风先生说兖州地界盛产甘蔗, 风景幽美, 路过不去便可惜了,沐风先生这才命人稍微绕了些路来的兖州。

    既然地方的太守前来, 沐风先生自然不好生硬拒绝人家的款待留宿,是夜便安歇在秦诏安排的驿馆里。

    当众人下马车时,秦诏并没有看向姜秀润,这也正合她的意思。

    看来仕途骤然低落, 到底是让秦诏警醒, 不再一味追逐压根得不到的镜花水月。

    因为驿馆里的旅人并不多,书院的夫子与同窗将后院占得满满当当。

    入夜时,姜秀润看看内外布防的侍女,又看看睡在自己床边的浅儿,心里也就有了底气。

    虽然来到了秦诏的地盘, 可她也不必担心他会如前世那般突然出现在自己的房间内, 毕竟自己这一世并非软弱可欺的浣衣局的洗衣娘, 秦诏若真想行不轨之事也要掂量掂量。

    可就算这般想,她这一夜也没有怎么睡好。

    到了第二日晨起,众人纷纷起床洗漱。

    沐风先生昨日问过秦诏后, 知道当地的凤台山景色优美, 便准备带着学生游历一番后再离开兖州继续赶路。

    不过也有不喜欢爬山的学子, 姜秀润就是其中一个。

    那山的景色再美,也架不住最后累得臭汗淋漓。路途上沐浴不便,姜秀润唯有少动才可保持身体清爽。

    所以当大部分人都随着恩师沐风先生上山后,姜秀润便留在了山下临时搭建的凉棚里,饮茶吃果,听着四周传来的鸟鸣声也甚是畅意。

    不多时,秦诏命人带了一马车的甘蔗来了。

    看来他听闻了沐风先生爱吃甘蔗,特意送了一车来。

    姜秀润瞟了他一眼,不想打招呼。秦诏倒是自己走了过来,朝着姜秀润举了举拳道“一直未得机会,今日总算得空,可以跟姜少傅好好赔不是,以前气盛,不通世务,如有得罪之处,还请公子小姜海涵。”

    姜秀润倒是没有想到秦诏会有向自己道歉的一日。毕竟前世里,他撞断了她哥哥的腿,都不会与她说声“对不起”。

    顺风顺水惯了的贵公子,总是会认定,自己想要的就笃定是自己的。而自己那时意欲求死的不顺从便成了罪过,可以让他肆无忌惮地拿兄长来威胁自己。

    所以,这迟来两世的道歉在姜秀润眼里看来一钱不值,也不甚走心地挑了挑嘴角道“秦太守客气了,以前的事在下忘了,还请太守也莫放在心上。”

    秦诏不再说话,只在凉棚里寻了一把椅子,默默坐着。

    姜秀润注意到在他的身旁正立着一位少年,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面目清俊,就是有些太过白皙了,也不知是秦诏的什么人。

    不过她没有开口寒暄的意思,也不好在秦诏的地界里开口撵人,激怒那位莽夫,便径直看自己手里的书简。

    秦诏也不说话,只是用眼角余光默默看着许久不见的男装丽人。

    倒是那位少年毫不遮掩,略显好奇地盯着姜秀润看。

    过了好一会,沐风先生拄着路边拣来的木棍从山上带着众位弟子下来了。

    看来这一行人收获颇丰,窦思武竟然还猎了两只兔子,说是晚上要让同窗们吃到香喷喷的兔肉。

    沐风先生见秦诏来了,自是抱拳寒暄。

    秦诏连忙领着那位少年引着他向沐风先生施礼,同时言明这位少年乃是自己妻子的远方亲戚,聪慧好学,仰慕沐风先生的大名甚久,是以想要投拜到沐风先生的门下。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秦太守若是拉着一车金银珠宝举荐自己的小舅子,沐风先生大约是觉得仗着财大气粗来推荐纨绔,不会给好脸儿。

    可是现在秦太守一直礼节周到,而且送来的束脩乃是一车甘蔗,实在是自己的心头好,用心诚恳让人不能不感受到,若是问都不问就回绝,便显得无礼了。

    于是当下便考验了那位叫徐应的少年几个问题。

    这一问之下,倒是遇到宝贝了。这位少年看起来也是个用功之人,而且涉猎广泛,无论天文地理都有所学,并非死读书之辈,正合了沐风先生的胃口。

    做先生的,看见聪颖而有心的弟子,哪有回绝不收的道理当下便允诺收徐应入书院读书。

    秦诏见沐风先生开口应下,自是感激万分,又表示不如就此让徐应侍奉在先生的身旁,也正好去墨池书会见一见世面。

    此处离魏国其实很近了,多带个少年也不成问题,是以沐风先生爽快的同意了。

    于是姜秀润她们骤然多了个同窗,便就此告别秦太守就此上路了。

    这个叫徐应的少年,风度气韵不俗,像是来自大家。不过想想徐家乃大世家,能培养出这样气韵的子弟倒是不足为奇。

    他虽然看起来出身不俗,可周身的衣服不过干净的长袍宽袖衣衫,并未张扬奢靡之气,而且很有眼色,相较于几位出身贵族的同窗,更懂得尊师奉道,对先生的衣食起居很是周到。对几位学兄更是语带敬重,态度恳切。

    若不是因为他与秦诏和他的妻子徐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姜秀润都可能忍不住喜欢上这么谦和伶俐的师弟。

    不过她心里却有淡淡的疑惑既然秦诏能为了这个远方妻弟如此费心讨好沐风先生,那么应该是很亲近的关系才对。

    可是为何前世里,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位叫徐应的小公子呢

    接下来几日无话,沐风先生带领的车队终于顺利地到达了魏国的岐城。

    岐城乃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据说当年是许多先贤们修身之处,当地书院林立,书香之气浓郁。

    姜秀润发现此地的书局里竟然有许多别处买不到的卷宗,不由得惊喜万分,带着浅儿和侍卫上街,一顿大肆购买。

    书卷本就价格金贵,加之有些又是孤本,更是价值千金。

    这便惹来其他同窗的羡慕,纷纷跟姜秀润约定借阅的时间。

    徐应也想跟姜秀润借,可是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只是趁着在客栈里安歇的时候,不停地绕着姜秀润转。

    姜秀润虽然不欲与他亲近,可以保持着距离,可是看少年抓心挠肝的样子有些可怜,便开口道以后其他同窗看完,可以借他看些时日。

    徐应一听,惊喜万分,冲着姜秀润羞涩的一笑,连忙鞠礼谢过学兄。

    姜秀润每次见这少年笑时,总是觉他有些眼熟,可又说不出在哪儿见过,那种莫名的感觉,当真是不好形容。

    此时,岐城里的各国学子越来越多,大小茶室,都被访友问道者占据。

    能有众多同好齐聚一城,当真是难得的机遇,每个能亲临此地的学子都感受到了别样的气氛熏陶,便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竟然有这般多的高人。

    对于接下来的墨池书会,众人也是满含期待。

    但凡盛会,都是要讲究个流程的。

    墨林书会是武在前,文在后。舞刀弄枪的将气氛炒热后,再有高士畅谈文章词义。

    姜秀润自问自己与窦思武,此番就是替夫子省了束脩,免了雇佣武夫的麻烦。既然并非上阵杀敌,姜秀润觉得自己射箭技艺便可蒙混过关,也就不再心情紧张,等自己和窦思武热过场子后便是其他同窗上阵,为洛安书院扬名立万。

    而因为这书会的名头近几年越发的响亮,据听闻魏国的国储也要前来观摩,更是要在诸位贤才中精心备选,为魏国选择立国栋梁。

    其实不光是魏国的国储,其他诸国也纷纷派来善选人才的吏司官员前来观摩。若是能为自己的国家招揽到人才,也算是尽了自己本职。

    最起码波国就派了国舅申雍前来应会。

    当申雍亲自来客栈拜访姜秀润时,姜秀润直接开口对前来禀报的侍卫道“回了申将军,我身体欠佳,不宜见客。”

    若不是凤离梧当时肯出手相助,自己和兄长早就惨死在了申雍的刀下。

    这般奸诈之人,竟然还好意思来见自己

    姜秀润觉得恶心,更懒得浪费时间,直接开口回绝了。

    可谁知那申雍却是锲而不舍,再次要见。

    姜秀润也是气到了,觉得他硬要找骂,便成全了他,反正自己有侍卫在身侧,倒是不怕申雍欲行不轨。万一真动起手来,倒是亲自给他插上两刀才算解恨

    于是她挥手示意着侍卫要申雍进来。

    可是那人还没到,一个略高的嗓门却传来过来“不过是走了一年,竟然这般有架子连申将军也不肯见,你好大的架子”

    姜秀润闻声一愣,待那人推门而入时,姜秀润顿时笑开了,她怎么忘了自己的父王是何等的沽名钓誉,这等名士云集的风云场合,他怎么肯缺席呢

    来者正是她久不相见的父王,看来他是打算效仿先贤,微服便衣出访,找寻名士,重演文王会姜尚,亲访名士的风采呢。

    对于姜秀润来说,前世从离开波国后,直到死都再没有见到过父王。

    相隔那么多年,他的眉眼在记忆里都模糊了。

    没想到今世居然又能重遇,心里一时没有父女重逢的喜悦,只有无尽的难言酸楚。

    可是对于波王国君姜来说,眼前不过是走了一年的女儿,还是那个在他面前斯文而恭顺的女儿。

    是以进来之后,他不客气地先申斥了一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