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杜采歌刷了刷微博。
诺奖大佬陆伍对海明威的批评,让那群黑子简直瞬间颅内高朝,一个个蹦哒起来,顺着大佬的话继续黑海明威。
什么崇洋媚外,什么不重视传统文化,什么不会用中文写作,一顶顶的大帽子往海明威的头上扣。
海明威的书粉都给气笑了。
“你们这些水军能有点脑子吗?海大写的第一部书是仙侠小说《诛仙》,仙侠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第二部小说他开创了盗墓流,糅合了风水、易经、奇门遁甲等元素,这些不是传统文化?”
也有年轻的书粉表示:“爷吐了,这陆伍老先生一把年纪了,跟不上时代了,还喜欢胡乱点评。他到底知不知道海大写过别的作品啊?拿着爷最不喜欢的一本《老人与海》来否定海大,他是跟海大有仇么?”
大部分的书迷则表示:“不知道《老人与海》好不好看,也不关心,反正连试读的5000字都看不下去,之所以花一块钱购买,纯粹是支持海大。我只喜欢看《诛仙》/《鬼吹灯》,只欣赏得来网络小说,那些严肃文学看不下去。”
杜采歌发现,一如预料之中的,陆伍的批评对他其实没有产生太大的杀伤力。
并不是说诺奖大佬说话不好使了,人家那着力点落在白杨文学奖那儿呢。
本来墨语一席话后,《老人与海》入选白杨文学奖的竞赛单元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但是陆伍横插一杠,让此事又添变数。
然而无论是墨语还是陆伍,都影响不到网络小说这一块,受众群体就不一样。
不管他们怎么评价海明威,是好评还是差评,《诛仙》《鬼吹灯》该卖得好还是卖得好。
甚至就算他们批评了,年轻人反而会更好奇:被诺奖大佬批评的人写的网络小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杜采歌目前的态度是:无所谓。
以后他当然希望有机会能搬运一本经典小说,入选白杨奖,刷刷逼格。
白杨文学奖得主亲自执导自己的小说改编电影,对原著的忠实还原——这个噱头就值20亿票房,哪怕只是一部文艺片。
但并不急于一时。
现在他最重要的三件事是赚钱,摸鱼,还有摸鱼。
赚钱是迫在眉睫,摸鱼是梦想。
为什么有两个摸鱼?
因为双倍的摸鱼,能带来双倍的快乐。
关掉微博后,杜采歌认真看了一遍陈泉给他的那些资料,对原主的生活经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中有一件非常重要,可他并不知情、但是细想并不意外的事:原主的那起酒驾肇事的事件,竟然是在替苏曼芫背锅,当时开车的其实是苏曼芫。
原主是有多沙雕,或者说爱得有多深,才会在这种事情上代人受过?
而关键是,很快苏曼芫就和原主分手了,显然只是在利用原主。
怪不得原主后来(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