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嘿嘿笑了笑,觉得有些飘飘然,忙道:“没有那么夸张吧,欧阳大人跟我也就一面之缘,我只是帮他破了个案子,没有别的呀。”
“你可知道?欧阳大人在皇上面前是何等重要,这样的人哪怕他只说你一个好字,都足以让你在外人面前高人一等了。更何况还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赞美你,可见你在欧阳大人心中的分量,有他的推荐,你将来飞黄腾达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卓然夹了一筷子菜送到嘴里嚼着说道:“说实话,我是不善于做官的,因此欧阳大人就算是赞许我,恐怕也只是说我破案的本事吧,这个算不得什么。对于仕途做官之人,这只是旁枝末节。”
苏轼赶紧摆手道:“切不可轻视自己,你这本事别人是没有的,做官那是天底下最容易不过的事情了。只要你有钱,请得人帮你,你就算是个白痴也能做好官。可是破案就不一样,你就算花再多的钱,没有本事同样不行。这也是欧阳大人为什么赞许你的原因,因为这个本事是你自己的。”
卓然却道:“话不能这么说,我倒觉得做官也是一门学问。如果说不懂做官之道,那也是做不好官的,如果做不好官,同样治理不好一方百姓,那也是要捅大娄子的,我就没办法胜任。”
苏洵有些着急了,吹着胡子瞪着眼道:“贤侄,你这么说是不愿意推荐伯父了?”
说话间,眼圈又红了。
卓然有些好笑,苏洵一把年纪的人怎么说哭就哭,跟孩子似的。却不知苏洵如此求官若渴,当看到希望渺茫,忍不住便会潸然泪下。
卓然当下真诚说道:“伯父,我乃真心。你若当真觉得我说话管用,你尽管告诉我,我该怎么办你说,我照办就是。”
一听这话,苏洵赶紧眨巴泪眼,满是笑容道:“很简单,我想请你修书一封,在信中夸我两句,希望欧阳修在皇帝面前举荐于我。仅此而已,不需要说太多。”
卓然点头:“这没问题,我马上修书一封给伯父你。”
他当即叫掌柜的拿来纸笔,当着苏洵的面提笔便写。
卓然已经承继了小县尉古文才学,要写一封文言书信还是轻而易举的。只略一沉吟,便提笔洋洋洒洒的写了两页纸。
信中着实夸赞苏洵,称他守道安贫,不营仕进。又夸赞他的文章思路清晰,治国方略得力。总之尽挑好的写,待到两页纸写完,一旁瞧的苏洵脸上已经乐开了花,连手都发抖了。
等到卓然把这封书信写完,他已经感激不已了,端着酒杯道:“多谢贤侄如此仗义,他日老朽若能任职一方,必不忘今日贤侄举荐之恩。”
卓然忙客气了几句。
苏洵接过这封信,又反复看了几遍。等到墨迹干透,这才小心翼翼的收好,放入卓然亲自书写的信封里,收入怀中,还郑重(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