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原创文学>书库>轻小说の>清穿七福晋> 正文卷 88、第八十八章

正文卷 88、第八十八章

  

如梦令⑴

李清照

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⑵,梦令沉醉不知归路。李清兴尽晚回舟⑶,照宋误入藕花深处⑷。词注争渡⑸,释翻争渡,译赏惊起一滩鸥鹭⑹。梦令

其二

昨夜雨疏风骤⑵,李清浓睡不消残酒⑶。照宋试问卷帘人⑷,词注却道海棠依旧。释翻知否,译赏知否?应是梦令绿肥红瘦⑸。

作品注释

其一

⑴如梦令:词牌名,李清又名“忆仙姿”“宴桃源”。照宋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⑵常记:长久记忆。溪亭:临水的亭台。

⑶兴尽:尽了酒宴兴致。

⑷藕花:荷花。

⑸争:怎,怎么。

⑹鸥鹭:泛指水鸟。

其二

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作品译文

其一

还记得那次在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其二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创作背景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翁舅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便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离开京城到了青州,也离开了与她有诗词唱和之谊的前辈晁补之、张耒等人。赵明诚是金石学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创作雅兴,一度转移到与丈夫共同搜集、整理、勘校金石书籍方面。所以此词当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细审作者行实,此词大致可系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此词亦当是她的处女之作。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作品鉴赏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