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原创文学>书库>轻小说の>清穿七福晋> 正文卷 109、第一百零九章

正文卷 109、第一百零九章

  

版本(一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凤凰翻译被翻红浪,台上起来慵自梳头。忆吹任宝奁尘满,箫香日上帘钩。冷金生怕离怀别苦,猊李多少事、清照欲说还休。宋词赏析新来瘦,注释非干病酒,凤凰翻译不是台上悲秋。

休休,忆吹这回去也,箫香千万遍《阳关》,冷金也则难留。猊李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版本(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作品注释

⑴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此调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

⑵金猊(ní):狮形铜香炉。

⑶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⑷慵:懒。

⑸宝奁(lián):华贵的梳妆镜匣。

⑹干:关涉。

⑺也则:依旧。

⑻阳关:语出《阳关三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为唐宋时的送别之曲。此处泛指离歌。

⑼武陵人远:沈祖棻《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版):“武陵”,在宋词、元曲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故事;一是指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阮故事。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

⑽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乘凤飞升之前的住所。冯延巳《南乡子》词“烟锁秦楼无限事。”

⑾眸(móu):指瞳神。《说文》:“目童(瞳)子也。”指眼珠。《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引龙木禅师语曰:“……人有双眸,如天之有两曜,乃一身之至宝,聚五脏之精华。”

作品译文

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冷透,床上棉被翻卷起江色的波浪,清晨勉强起来还是倦怠梳头。妆镜台随它铺满了厚厚尘垢,太阳光尽管能够照到那帘钩。就怕分别时刻心里十分难受,很多心事说不清难以张口。最近一段时日身体日渐消瘦,完全不是因为喝酒过量伤身,也不是因为看到景物而悲秋。

这回离别一走就这样算了吧,千万遍地唱起那首阳关三叠,也终究还是难以再次挽留。你离开桃源仙境一去难回头,我这里凤去楼空烟雾锁空楼。我整日对着楼前流水望不休,应该看我钟情的眸子泪双流。今后我(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