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中国军人
美国华盛顿,白宫。
罗斯福总统已经被连续不断的坏消息弄得有些焦头烂额了。
东欧战场,苏联红军已经全线崩溃,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超过五百万红军被德军成建制地围歼,德军的战线已经向前推进了上千公里,基辅已经沦陷,乌克兰人几乎是像欢迎英雄般将德军迎进了他们的首都。
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已经完全暴露在了德军的兵锋之下。
更糟糕的是,斯大林这个独裁者在苏*内的威信已经遭到极大削弱,他对苏联的残暴统治正遭到极大的挑战,此时的苏联,真可谓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值得庆幸的是,莫斯科的冬天终于来了,恶劣的气候阻止了德军的推进,苏联终于有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不过,罗斯福总统的苏联事务顾问却悲观地指出,苏联恐怕很难撑过明年夏天了。
西欧战场,德国空军已经放弃了对伦敦的轰炸,转而开始轰炸英国各大港口,以切断英伦三岛与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在与德国空军的较量中,英国空军处于全面的下风,而美国的战争机器才刚刚开动,短时间内很难凑出一支强大的空军以阻止德国空军。
轰炸持续数周之后,“大英帝国”的许多工厂就因为原材料短缺而陷入了窘境。
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写给罗斯福的私人信件中这样写道: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纳粹战机飞临英伦上空,所有的港口都遭到了轰炸,大量满载物资的运输船只无法靠岸,大量的工厂却因为缺乏原料而被迫停工,情况真是糟透了……
罗斯福总统的安全顾问以非常肯定的语气指出,德国空军对英伦三岛的战略轰炸只要再持续三周以上时间,英国就将陷入绝境,届时,“大英帝国”的皇家空军将因为缺乏航空燃油而被迫全面停飞,整个离岛的上空将成为德国空军的后院。
非洲战场,大英帝国所谓的名将蒙哥马利坐拥20万大军以及上千辆坦克,却被德国名将“沙漠之狐”隆尔尔以区区5万德军外加500辆坦克杀得节节败退,德军兵锋直指亚历山大以及苏伊士,对盟军意义非凡的苏伊士运河随时都可能失守。
值得庆幸的是,巴顿将军率领的第一批美国陆军已经登陆摩洛哥。
情况最糟糕的,却莫过于太平洋战场,由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驻菲美军第1军以及第2军连续遭到日军重创,所有的战略、战术空军几乎损失殆尽,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麦克阿瑟只好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然后率部撤往巴丹半岛固守。
绝望中的麦克阿瑟不仅写好了遗书,甚至还准备好了自杀用的手枪,这把手枪是当年麦克阿瑟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时,他的父亲送给他的!
不过,罗斯福更担心的,却是缅甸战场的局势,根据史迪威提供的报告,缅甸的全面战败似乎已经不可避免,缅甸沦陷之后,中国政府与外界的联系将被彻底切断,一旦中国政府顶不住压力宣布投降或者退出战争,日本政府就能从中国战场上腾出上百万的精锐部队,这些部队无论投入太平洋战场或者进攻苏联,都将成为灾难。
总统顾问们终于把他们担心的,还有想说的都说完了。
罗斯福总统耸了耸肩,苦笑道:“我想,唯一的好消息或许就是,今后的情况无论有多糟,恐怕都不会比现在更糟了。”
话音方落,漂亮的女秘书就抱着文件夹走了进来。
秘书终于带来了好消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绝地反击,出人意料地夺回了缅北重镇密支那,缅甸的战局似乎又有了一丝转机。
缅甸战场总指挥史迪威将军更是发回急电,要求美国政府紧急提供1000架dc-3运输机,以替代滇缅公路继续向中国政府输血,另外还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提供800架p-40战斗机,将陈纳德的飞虎队紧急扩编为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
罗斯福总统当即与他的顾问团进行了紧急磋商,所有的顾问一致认为,为了确保中国政府能够继续抵抗下去,以牵制住中国战场的上百万日军,美国政府应该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运输机前往亚洲,并设法开辟一条空中航线向中国政府输送战争物资。
将陈纳德的飞虎队扩编为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的建议也得到了批准,不过此时美国所有的飞机厂正在全力以赴生产“大英帝国”的飞机订单,至少在半年内,美国政府最多只能提供400架p-40战斗机前往亚洲战场。
磋商一结束,罗斯福总统就立刻发布了政令,根据美国国会于今年三月份通过的《军火租界法案》,美国总统有权不经国会允许,就直接向盟国提供武器装备以及战争物资,以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至于是租还是送,一切等打完仗再说!
当美国政府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开辟空中航线继续向中国政府输血时,中国远征军也在缅甸战场取得了又一场胜利。
岳维汉带来的几十具火箭筒迅速发挥了作用。
日本南方军战车第14联队在缅北小镇孟拱郊外遭到了200师的伏击,200师仅以微弱的代价,就摧毁了日军战车第14联队所有的坦克、装甲车以及自行火炮,缅甸北部的丛林地形给火箭筒的伏击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全歼日军战车第14联队之后,第五军所属200师、新22师以及96师迅即以孟拱小镇为依托,抢在沿曼(德勒)密(支那)铁路北上的日军第18、第33师团之前构筑起了三道防线,与此同时,岳维汉也将他的司令部迁到了密支那。
密支那,新38师的祝捷大会正在举行,这是岳维汉的意思。
换成岳维汉的嫡系部队39集团军,岳维汉绝不会为了这么点小小的战绩就兴师动众召开祝捷大会,不过远征军不比39集团军,远征军在经历了同古、曼德勒以及缅北的连续溃败之后,士气已经跌到了谷低,祝捷仪式无疑可以极大地鼓舞官兵们的士气。
在没有绝对制空权的前提下,为了免遭日军空袭,祝捷大会特意安排在傍晚举行。
密支那市政广场上,四千多*官兵已经排成了整整齐齐的几个大方阵,除了担任守备任务的112团以及阵亡的官兵外,新38师所有能站的官兵都到齐了,甚至是数百名重伤员也硬撑着来到了广场上,执意参加这次祝捷大会。
新38师夺取密支那的战事看似顺利,伤亡其实不小。
第113联队毕竟是日本陆军的精锐联队,又在华中战场与*厮杀了整整四年,说他们是从血雨腥风中杀出来的老兵部队,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新38师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全歼了第113联队,却也付出了伤亡1500余人的惨重代价。
激烈昂扬的军乐声中,岳维汉、罗卓英已经在孙立人的陪同下走上了主席台。
“岳总司令长官到……”伴随着礼仪兵声嘶力竭的怒吼声,广场上四千多*官兵齐刷刷地视线右移,无数道目光霎时聚焦到了岳维汉身上,这些目光中有冷漠,有不屑,更多的却是愤怒,毫不掩饰的愤怒!
包括孙立人在内,新38师全体官兵心里都窝着一团火!
作为一名军人,自打他们披上八国银行税警总团的制服那天起,他们就已经在心里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国家,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去死!但是,他们绝不愿意被人轻视,更不能容忍别人的侮辱,岳维汉也不行!
岳维汉刚在主席台上落座,远处大街上忽然传来了鼓乐吹打声。
岳维汉扭头看时,却是密支那的数百名华人华侨打着横幅,携带着各式各样的慰问品赶来劳军了,这些缅甸华侨的情绪都很激动,就连二十啷当岁的大小伙子都在边哭边笑,没有在海外生活过的国人,永远都体会不到缅甸华侨此时此刻的这种心情。
“*万岁!”
“中华民族万岁!”
“中国远征军万岁!”
缅甸华侨们边走边哭,一边又喊着口号,队伍很零乱,场面很搞笑,可岳维汉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新38师的许多官兵更是愧疚地低下了原本高昂的头颅,他们差点就抛弃了生活在缅甸的这些侨胞,一旦他们真的向印度撤退或者翻过野人山回国了,这些缅甸侨胞的下场可想而知,残暴的日本鬼子是绝不易放过他们的。
想到这里,许多官兵心里的愤怒情绪就减轻了许多。
岳维汉虽然侮辱了他们,却也使他们免于犯下更多无可弥补的错误!
很快,负责现场警戒的*宪兵就将数百名缅甸侨胞请到了主席台下的临时观礼台上,待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孙立人当即大步走到了主席台前,对着麦克风声嘶力竭地道:“有请阵亡弟兄英灵就位!”
麦克风余音未了,*方阵中就走出了千余名官兵,从旁边那一溜的停尸棚里抬出了五百多个担架,在*方阵的最前面摆成了整整齐齐的一列,顷刻之间,整个广场就变得鸦雀无声,因为这些担架上躺的赫然都是裹着白布的尸体。
孙立人当即转身回头,向岳维汉做了个请的手势。
岳维汉大步上前站到麦克风后面,正要宣布祝捷大会开始时,观礼台上突然传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旋即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妈妈已经从人群中冲了出来,就跟发了疯似地抢到了其中一具担架前,颤抖着双手拿起了放在白布上的一根腰带。
岳维汉不禁神情一凝,吐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老妈妈颤抖着双手展开腰带,上面赫然用红丝带绣着八个字:驱逐倭寇、还我中华。
“儿啊,我的四儿啊……”看到用红丝带绣成的八字家训,老妈妈心中最后的那丝希望也顷刻间灰飞烟灭了,顿时悲呼一声昏倒在地,不等孙立人下令,两名*宪兵早已经抢上前来,将老妈妈扶了下去。
岳维汉转身回头,以垂询的目光望向孙立人。
“曾四郎,缅甸藉华侨,民国二十六年和三个哥哥一道回国参军,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以及徐州会战,他的三个哥哥先后战死,不过他并不知情。”孙立人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封遗书递给了岳维汉,神情黯然地说道,“这是他的遗书,我原本打算在祝捷大会之后找到他的母亲并将这封遗书亲手交给她,不曾想……”
岳维汉默然,当即接过遗书对着麦克风念了起来。
娘,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的四儿已经永远地离开这个尘世了。
娘,四儿不孝,儿时让你操碎了心,长大后也没能在您膝前尽孝,现在更是先你而去,再不能在百年之后给您老人家披麻戴孝送终入土了,夜阑人静,儿时时在想,儿实在有失人子本份啊,儿未尽之孝道,只能拜托三位兄长了。
娘,您老人家不要为四儿悲伤,更不要难过。
人终有一死,能为国捐躯,能为民族战死沙场,是儿子的荣幸,您老人家应该为儿子感到高兴,儿子没有给您丢脸,更没有给祖国母亲丢脸!儿永远都不会忘记,儿时你对我们兄弟四人的教诲: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中国人!
念罢遗书,岳维汉久久失声,现场更是一片肃静。
很朴实的遗书,谈不上什么文采,更没有惊才绝艳的词藻,却字字蕴含着一名普通的*战士对母亲以及祖国的深深的爱,为了祖国,为了母亲,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奉献出所有的一切,包括他们最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中*人!
令人窒息的寂静中,岳维汉突然跪倒在地,向着台下四千多官兵重重叩了个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