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原创文学>书库>言情女生>大明帝师> 正文卷 第五七六 纷乱四起(下)2更

正文卷 第五七六 纷乱四起(下)2更

  

涿州、兴州、保安州、延庆州。四州之地,各自起了民变。这,就是耿中秋急急忙忙送来的消息。

若是在乱世,官逼-民反,动乱四起,四州之地共起民变,这很正常。但这偏偏是在一个太平盛世之中,所以这样的民变,显然是极为不正常的。

与此同时,涿州、兴州、保安州、延庆州。这四个州分别是什么地方?没错,恰恰好就是各个方向进入京师的四个毕竟之地。很明显,这是有人要阻止江夏调兵入京。

这才第三天,就已经等不及了吗?

江夏看完耿中秋递给他的消息,脸上露出了一抹冷笑。

四州同时民变,并且事前并无预兆。参与民变之人,个个身材高大,甲胄鲜明。并且还出动了鸟铳、佛郎机炮这样的火器。很明显,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在实施民变。

江夏将手中的信纸一收,扭头对耿中秋道:“去吧,传高甲、邱文石到逍遥山庄来见我。”

“是,掌门!”耿中秋应了一声以后,立刻退下。

大约在逍遥山庄等了有一柱半香的时间,高甲和邱文石一起赶到。二人进入逍遥山庄以后,韩慕枫直接带着二人到中庭正院的正厅之中面见江夏。

见到了江夏,两人同时下跪行礼道:“参见大人。”

江夏微微颔首,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礼。快起身入座,我有要事要找你们二人相商。”

“是,谢大人。”两人一起站起身来,分别走到江夏右手下方的两个位置上坐下。

江夏看着二人问道:“文石,现在京师之中,讲武堂的人有多少?”

“回大人,五千三百人。”邱文石道。

江夏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又转头问高甲。我们讲武堂一共出去了三期学员,如今任职地离京师较近的学员都有哪些地方?

“河南、陕西、南京、浙江,各个卫所都有我们讲武堂的学员。”高甲回答。

江夏再次点了点头,沉吟片刻以后,他慎重地说道:“传令吧,离京师较近的讲武堂学员,全部带着麾下兵马入京,我一会儿写手令给你们。”

“是!”高甲和邱文石同时应令。二人应完以后,都下意识地看了江夏一眼。很明显,如此大的动作,标志着京师快要出事了。

江夏叹息一声,点点头道:“没错,京师恐怕是要出乱子了。皇上亲政在即,无论如何我都要你们保证一点,随我一起,务必保证皇上顺利亲政。”

“是!”高甲和邱文石大声应道。

太圆之中。无夏组织的十五个核心成员,此刻又聚集在了一起。其实自从江夏宣布七日以后朱载江登基以后,无夏组织的这十五个核心成员,基本就没有离开过太圆。

不过他们人虽然没有离开,但大明各地的消息,尤其是京师的任何一点儿异动,都未能逃过出他们的眼线。

萧清低头看着手下人刚刚送来的消息,上面记载的,全都是江夏最新的一些安排。有的是一些明确的命令,有的则记录了,江夏最近去了哪儿,见了哪些人。

通过这些信息,基本上萧清他们也能判断出,江夏究竟是想要干什么。

萧清在看消息的时候,底下的十四人全都注视着萧清。很明显,跟江夏对上,他们也觉得很紧张。

萧清看完消息以后,抬起头来扫了众人一眼,微微叹了口气。最后,他把目光锁在了王金身上。

王金被萧清这样一看,当即挺直腰杆儿,一脸谄媚地笑着说道:“萧爷,可有吩咐给俺?”

萧清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王少,你别这样。我兰陵萧家和你琅琊王家,本身就是世交。并且你我又是同辈,我何德何能,当得起你这声‘萧爷’。”

王金一听,呵呵一笑,连连摇手道:“哪里哪里,这是萧爷看得起俺,俺又怎敢僭越,跟萧爷同辈论交。萧爷在我们中原四大门阀的当代人物当中,那可是顶呱呱,响当当的,那可真是……”

萧清连忙制止王金继续说下去,临沂滚刀肉王金,这绝非是浪得虚名的。明明是一个门阀的下一代阀主,却偏偏逢人就拍马屁,面子上谦卑到无以复加。

但是一转过身去,不知道多少人被他阴到骨头里的骨髓,都被他抽了出来。

萧清道:“江夏果然不可小觑,我们这边刚刚才有动作,他已经觉察到了是冲着这次皇上亲政来的。现在鞑靼那边配合我们进犯边关,江夏并没有按照我们原本计划中的那样,派兵前去驰援。并且他还召见了讲武堂的高甲和邱文石,看来他是要让讲武堂的人,带兵入京了。

如果讲武堂的人真的入京,那我们的计划恐怕无法成功。所以王少,烦劳你通知一下那八位王爷,告诉他们,提前动手。”

“是!萧爷放心,俺就算是跪下去叫他们爷爷,也一定求得他们提前动手。如果俺叫了爷爷他们都还不动手,那俺就施展潜心修炼了多年的美男神功,勾引他们家的老婆小妾,把他们绿的好像乌龟一般。”王金嘿嘿笑着说道。

看到王金这个样子,在场的另外十三个人心中齐齐升起的一个念头就是,“好贱”。不过谁敢当着王金的面这样说他?若真是说了,每个几十万两银子的消火费,你以为咱们王阀会善罢甘休?

得到王金的保证,萧清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他知道,王金这些虽然嘴上说话比较浮夸,但实际上却是个办事稳妥之人。他保证没问题,那就肯定没有问题。

与江夏一样,此次萧阀出面牵头,集合天下如此多的势力推行此事。若这样还败了,那这天下就再也不可能有能阻拦得了江夏的人了。

不过萧清知道,这次这件事,成功的几率很大很大。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阴谋,而是一个阳谋。若论普天之下最大的一个阳谋,恐怕就非这个阳谋莫属了。

究竟此次事件是胜是败,无论是江夏也好,萧清他们也好,该做的事基本都做完了。成败得失,就在四日以后的祭天大典,届时可见分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