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提要:……
上二章提要:……
上三章提要:……
上四章提要:……
上五章提要:……
上六章提要:……
上七章提要:……不然绝对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怪事。”在朝班之中的东林党官员,一个个皆表达着自己内心的不可思议。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太匪夷所思了。谁都不敢相信眼前所出现的稻谷产量。东林党高层甚至眼神示意东林党官员,一定要让真相浮出水面,否则这就是一件天大的笑话。亩产八石稻谷。即便是事实摆在了东林党官员眼前,他们这心中也不愿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亩产八石,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大明当前平均亩产就在两三石左右,现在你突然搞.……
上八章提要:……
上九章提要:……食,那绝对会引爆全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大明的百姓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可以亩产八石的粮食。但是马由桂心中有信心啊。只要把江南的水稻引种到北方,通过育苗的方法,提前对水稻秧苗进行培育,在用足够的肥料进行培育,那么亩产八石的说法就一定可以实现。惯性思维这东西,永远都是用来打破的,在之前他没有先例,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历史不能创造。马由桂一想到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模式,使得自己麾下将会拥有七十余万众狂热追随者。在马由桂的心中就格外的激动。为了能够达到预……
上十章提要:……
展开+
军器局。
“佛郎机人所铸大炮,以射速快、频率快著称,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在所用炮弹规格大致相同的前提下,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射击精度的问题。”
“就像敌我双方在战场上对轰,双方拥有同等规模的火炮队伍,拥有威力、射速都相同的前提,那确保一方最终胜利的根本是什么?”
马由桂站在研究室的中心,在他的眼前摆放着的是一张黑板,上边用粉笔标注着各种数据。
围绕在马由桂身旁的,是以焦勖为首的工业学堂精英层次。
科学是具备传承性的。
科学它并不是脑袋一热就能研制、创造出来的,它是需要大量的科学基础数据不断推演出来的。
所以说再聪明的人,也必须经历最初的知识灌溉式积累,只有当量变引发质变,才能站到某一科学领域的顶端。
大明现在的科学基础实在是太弱了,弱到马由桂都不忍直视的地步,所以他创建工业学堂,就是为了扭转这样的劣势。
见焦勖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疑惑,马由桂指着黑板上的数据继续道:“射击精度。”
“依照这个时代的火炮来说,不管是佛郎机人所铸也好,不管是我大明所铸也好,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项重要依仗。”
“炮弹射出的轨迹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因为当前的环境,并没有支持有心人去长时间研究,以至于就没人去在意这些。”
“这也就造就了,火炮在战场对轰时,完全依靠兵卒的运气,所在兵卒运气好的话,那么就能多杀些敌人,所在兵卒运气不好的话,那么就可能一个敌人都轰不死。”
尽管说马由桂话说的有些直白,但是这本就是大明现在战场中的一种常态表现。
就像建奴奴酋努尔哈赤,就是因为袁崇焕的运气太好了,使得麾下的一颗炮弹炸到了努尔哈赤的身上,使得努尔哈赤的身体造成了严重损害,这也导致了建奴权力跌宕的现象。
听马由桂讲到这里,焦勖似乎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于是他也讲出了盘横在自己心中的问题。
“可是崇文,这些天我们一直都在搜集有关风速、湿度、火药量等客观变量,这对于你所讲的射击精度存在着什么联系吗?”
“像火药量的控制,我还能理解为火炮弹丸射出的远近,可是你最近提出的力学三大定律、风速湿度、等新的客观变量,这对于我们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参考依据吗?”
作为大明顶尖的科学家,尽管说焦勖在现有的科学研究中,已经拥有了属于他的地位。
但是科学是学无止境的存在。
现在大明的科学体量,仅仅不过是后世科学体量的沧海一粟罢了。
借助这次火炮射击精度的标注,马由桂便顺势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以此来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或受到的力平衡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在加速度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力学三大定律的提出,彻底打破了焦勖他们脑海中的思想枷锁,但同时这也让他们心中多少有些不适应。
毕竟马由桂提出的力学三大定律,是从未有过的存在。
对于焦勖的提问,马由桂心中很重视,尽管这是后世初中生都知道的,但现在毕竟是*提出,焦勖他们这些大明本土科研人员难免会有所疑惑。
马由桂笑着说道:“依照着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其实有很多都是我们看不见摸不到的存在。”
“正如这我们提出的力的三大定律、风速、湿度等,那都是阻碍射出炮弹前行的存在。”
“如果说我们想要让炮弹更精准的打到敌军方阵中,那么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参考数据,来调动相应的射击角度、火药当量,这样就能达到射击精准的效果。”
“而想要建立不同规格的参考数据,就必须要将风速、湿度、环境等诸多客观因素考虑进来,否则这也会是影响射击精度的存在。”
焦勖听到这里,心中的疑惑开始减少了。
“那我们现在搜集不同的参考数据,所建立起来的数据表格,其实就是为了给我们的火炮建立一个标准。”
“为可能爆发的炮战对轰,提供最客观的射击效果?”在听完马由桂讲述的这些后,焦勖向其确定道。
马由桂微微一笑道:“博文你说的不错,我们现在所建立起来的精准射击的表格,其实就是为了给前线火炮部队,提供一个精准的依据。”
“只要前线火炮部队,按照我们搜集各项数据所得到的表格进行炮轰,那么就可以做到精准炮击敌军。”
因为大明当前的火炮,是以实心弹为主,所以说并不涉及更深的炮兵知识。
马由桂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前线火炮部队不会出现乱打一气的情况。
拥有这样精准射击的表格,就可以使得己方火炮部队,拥有敌军所不曾拥有的底气。
因为根据马由桂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时代的火炮全都是胡乱轰击,命中看的就是运气罢了。
“为了体现出精准射击的表格的正统性,后续在火炮部队中推行时,便以‘炮表’进行称呼。”
对马由桂来说,只要能够解决精准射击的问题,那么就可以让麾下兵马的战斗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拥有这样的精准射击,马由桂想不到,在这世上还会有谁是他们的对手?
即便是拥有再多的火炮,可是你无法做到精准射击,那就是一架架摆设罢了。
华而不实。